
平板式射頻導納堵煤開關的預防性維護可減少突發故障,延長設備壽命,需明確檢查內容,并制定科學維護計劃,確保維護:
一、預防性維護的檢查內容
1. 核心部件檢查
探頭:
外觀檢查:檢查探頭表面是否有磨損、變形、涂層脫落,若磨損面積>10%、涂層脫落>20%,或出現裂紋、彎曲(變形量>1mm),需更換探頭;
性能檢測:用萬用表測量探頭兩端電阻值,與說明書標準值對比(偏差應≤±5%),若偏差過大,說明探頭內部電路故障;通電后用示波器測量探頭射頻信號(幅值應≥5V,頻率穩定),信號異常需修復或更換。
電源模塊:
電壓檢測:用萬用表測量模塊輸入電壓(如 AC220V±10%)、輸出電壓(如 DC24V±5%),記錄電壓波動情況,波動過大需檢查電網或更換模塊;
元器件檢查:拆開模塊外殼,檢查電容是否鼓包、電阻是否燒焦、壓敏電阻是否老化,發現異常立即更換。
繼電器 / 輸出模塊:
觸點檢查:對于繼電器輸出,用萬用表測量觸點接觸電阻(應≤0.5Ω),若電阻>1Ω,用細砂紙打磨觸點或更換繼電器;
輸出測試:模擬堵煤工況,檢查開關量輸出是否正常通斷、模擬量輸出是否線性變化(4-20mA 對應空倉 - 堵煤),輸出異常需修復輸出模塊。
2. 關鍵參數檢查
檢測精度:
在空倉狀態下,測量模擬量輸出是否為 4mA(偏差≤±0.1mA);向煤倉添加物料至探頭位置(模擬堵煤),測量輸出是否為 20mA,若偏差超過 ±0.5%,進行零點與滿量程校準。
靈敏度與延時:
檢查當前靈敏度等級(如高 / 中 / 低)、報警延時(如 5 秒)是否與現場工況匹配(如高濕度煤需低靈敏度、長延時),若煤種、濕度發生變化,及時調整參數;測試靈敏度是否正常 —— 輕微接觸探頭時,信號應緩慢上升,無明顯跳變。
通信參數(若支持):
檢查開關與 PLC/DCS 的通信參數(地址、波特率、校驗位)是否與系統一致,用通信測試工具(如 Modbus Poll)測試通信穩定性,若存在數據丟包、通信中斷,檢查線纜、接口或重新配置參數。
3. 防護與連接檢查
外殼與密封:
檢查外殼是否有腐蝕、變形、破損,防護等級是否達標(IP65/IP67);檢查密封圈、電纜密封接頭是否老化、變形,若出現裂紋或彈性下降,及時更換;測試外殼氣密性(用壓縮空氣通入,壓力 0.2MPa,30 分鐘無泄漏)。
接線與接地:
檢查接線端子是否松動、氧化,用螺絲刀重新緊固端子,打磨氧化觸點;測量接地電阻(應≤2Ω),若接地不良,檢查接地線是否斷裂、接地是否腐蝕,修復后重新測試。